JT/T 740-2009
关于沥青灌缝胶的技术标准,综合相关规范和行业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标准体系与分类
- 行业标准
《路面橡胶沥青灌缝胶》(JT/T 740-2009)是现行国家标准,适用于路面用橡胶类改性沥青灌缝材料,替代了旧标准。
- 分类标准
根据温度适应性,灌缝胶分为四类:
-
高温型 :适用于最低气温≥80℃地区;
-
普通型 :适用于-10℃至80℃地区;
-
低温型 :适用于-20℃至-10℃地区;
-
严寒型 :适用于-30℃以下地区。
二、核心技术指标
- 物理性能指标
-
锥入度 :反映灌缝胶粘滞性,数值越小越适应低温环境(严寒型<50,低温型30-70,普通型30-70);
-
软化点 :高温性能指标,数值越高越耐高温(≥80℃);
-
流动值 :补充软化点指标,60℃时流动值≤3mm表示流动性良好;
-
弹性恢复率 :%值越高,裂缝修复后弹性恢复能力越强(≥30%)。
- 施工性能指标
-
安全加热温度 :灌缝胶保持安全状态的最高可加热温度;
-
灌入温度 :施工时灌入裂缝的温度(需符合产品说明);
-
固化时间 :涂抹后完全固化的时间(需符合产品说明)。
三、其他要求
-
化学稳定性 :需具备抗老化、耐腐蚀、耐水等性能,确保长期使用不失效;
-
环境适应性 :低温型需满足-30℃以下性能,严寒型需满足-20℃以下性能;
-
包装与运输 :需符合GB191、GB/T4892等包装标准,确保运输安全。
四、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标准中规定了锥入度、软化点、流动值、弹性恢复率、低温拉伸等5个性能评价指标的试验方法,并对样品选择、试验环境、数据处理等环节作出规范。
以上标准综合了橡胶改性沥青灌缝胶的粘性、耐温性、耐久性等关键性能,确保道路裂缝修补后的长期稳定性与美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