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透水混凝土面层脱落的问题,处理措施可分为应急修复和长期预防两类,具体如下:
一、应急修复措施
-
清理与修复脱落部分
首先清除松动的混凝土块和颗粒,对缺失区域进行填补和裂缝修复,可采用聚合物改性材料或专用修补剂增强粘结力。
-
表层加固处理
若脱落仅涉及表层,可使用透水混凝土专用修补剂或聚合物材料涂抹表面,提升整体强度和耐久性。
-
局部修补与密封
对接缝、边缘等薄弱部位进行重点修补,确保修补材料与原混凝土充分结合,并使用养护薄膜密封覆盖7天以上,防止再次脱落。
二、长期预防措施
-
规范施工与材料控制
-
按设计强度配比配料,确保透水混凝土增强剂与水泥比例适宜(通常需参考材料说明)。
-
选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避免因材料缺陷导致脱落。
-
-
科学养护管理
-
洒水养护时压力不宜过大,避免直接用水管喷洒,防止浆体流失。
-
养护薄膜需重叠密封,覆盖时间不少于7天,确保表面充分湿润。
-
-
减少环境侵蚀
-
周边洗刷时遮挡透水区域,避免清洁剂等化学物质直接侵蚀表面。
-
避免过度浇水导致表面浆体流失,及时清理表面浮浆。
-
-
定期维护与检查
-
定期检查接缝、边缘等易脱落部位,及时修补微小裂缝。
-
对多孔混凝土表面松散的石子,可采用喷涂保护剂或局部修补剂处理。
-
三、注意事项
-
若脱落面积较大,建议将脱落部分拆除后重新施工,确保结构整体性。
-
修复后需进行压力测试,验证防水和承载能力是否达标。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恢复透水混凝土面层的功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