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variant preexcitation syndrome),也称为Mahaim型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的疾病。它的特点是在正常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系统之外,存在异常的旁路通道,这些旁路通道由Mahaim纤维构成。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因:
-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心脏先天发育异常引起的,是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存在着附加的传导径路。
- 这些附加的传导径路包括Kent束、James束以及Mahaim纤维等。
- Mahaim纤维是一些极其纤细的纤维组织,长度比Kent束要短,儿童多见,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成人少见,可见于正常心脏。
-
发病机制:
- 当通过正常房室传导的心房激动尚未到达心室之间,该激动已通过附加的房室径路迅速到达心室,因而使部分心室肌提前开始激动,形成预激现象。
- 这些附加的传导径路的传导速度远较正常的房室传导为快,导致心电图上出现特定的表现。
临床表现
- 症状:
- 不合并心动过速时可无任何临床症状。
- 如合并心动过速时,则可出现心悸、头昏、胸闷等症状。
- 由于本病患者均为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可能比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相应症状也可能更为明显。
检查
-
心电图:
- 心电图是诊断变异型预激综合征的主要依据。典型心电图特点包括P-R间期≥0.12s,QRS波增宽畸形,QRS波起始部有预激波(δ波),但较小,可伴有继发性ST-T改变。
- 房束旁路型变异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包括QRS波增宽畸形呈左束支阻滞图形,δ波可以不存在或较小,P-R间期正常,伴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常呈宽QRS心动过速,伴左束支阻滞及电轴左偏。
-
电生理检查:
- 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判断房室旁道的大致部位,有助于和其他心律失常的鉴别。
治疗
-
药物治疗:
- 对于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如房颤、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导管消融:
-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可以采用导管消融的方法来治疗,通过射频消融等技术破坏异常的旁路通道,恢复正常的心脏传导。
-
手术治疗:
-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旁路通道位于心脏的特定部位,可能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总结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心脏先天发育异常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电图上的特定改变和可能的快速型心律失常。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和电生理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导管消融和手术治疗等。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