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收面过程中遇到下雨的处理方法,需根据雨势大小和施工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具体如下:
一、预防措施(雨前准备)
-
天气监测与计划调整
施工前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若预报有雨,应暂停浇筑或调整施工计划,避免未成型混凝土被冲走。
-
材料与设备防护
-
使用高标号水泥或环氧砂浆对已浇筑部位进行覆盖,减少雨水渗透。
-
对混凝土仓进行防水处理,防止雨水流入,确保原材料质量。
-
二、应急处理(雨中应对)
-
小雨情况
-
调整水灰比,减少混凝土拌合用水量,降低坍落度。
-
及时振捣并遮盖表面,防止水泥浆被冲走,可用塑料布或防水布覆盖。
-
-
暴雨情况
-
立即停止浇筑,留置施工缝,对已浇筑部分进行充分振捣和遮盖。
-
雨后初凝的混凝土若表面薄弱,需剔凿后浇筑高一号混凝土,并排除仓内积水。
-
三、事后修复(雨后处理)
-
表面处理
-
若雨水渗入表面,需先用大抹刀清除积水,磨掉薄弱层,再覆盖新混凝土。
-
初凝前可在表面洒水泥粉并搓揉,增强结合力。
-
-
质量检测与补救
-
对修复部位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若未达标需设计补强措施。
-
长期积水会降低混凝土碳化性能,需排查渗漏点并修复。
-
四、注意事项
-
避免直接排水到表面 :应引导雨水排至其他区域,直接排放会形成薄弱层。
-
专业施工 :修补工作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安全隐患。
-
规范养护 :修复后及时覆盖养护,确保新浇筑部分正常硬化。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减少雨水对混凝土收面质量的影响,避免返工和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