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浇筑混凝土确实会影响其强度,具体影响及应对措施如下:
一、主要影响
-
混凝土表面质量受损
雨水冲刷易导致已浇筑混凝土表面流浆,减少有效厚度,可能出现表面麻面、裂缝等缺陷。
-
强度发展受阻
-
初凝时间缩短 :雨水稀释混凝土,加速水化反应,导致早期强度降低。
-
含水率过高 :雨水中泥沙颗粒可能进入混凝土内部,影响微观结构,降低长期强度。
-
-
养护困难
雨水渗入会降低混凝土表面湿度,影响正常养护,增加表面开裂风险。
二、应对措施
-
施工前预防
-
设置排水沟、集水井,避免积水浸泡模板和地基。
-
调整配合比,减少用水量,掺加减水剂或缓凝剂延长初凝时间。
-
-
施工中防护
-
浇筑区域搭设防雨棚或覆盖塑料布,边浇筑边覆盖,减少表面冲刷。
-
对已浇筑部分进行覆盖或遮盖,避免雨水直接接触。
-
-
特殊处理
-
若已出现渗漏或表面缺陷,需进行修补或加固处理。
-
雨后及时清理表面浮浆,进行高标号水泥砂浆收光,并做探伤实验确认强度达标。
-
三、注意事项
-
雨量与施工中断 :小雨影响较小,可继续施工但需加强防护;中雨以上建议暂停浇筑。
-
高温环境叠加 :炎热天气会进一步缩短混凝土凝结时间,增加开裂风险,需采取降温措施。
下雨天浇筑混凝土需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降低影响,确保结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