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后2小时遇雨的处理方法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雨前已浇筑的混凝土处理
-
立即停止浇筑
若降雨前已开始浇筑,需立即停止进料和施工,留置施工缝。
-
表面防护措施
-
对已入仓或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后,用遮雨布或塑料布覆盖,防止雨水冲刷。
-
若表面已初凝,需清除浮浆和露沙,用高标号混凝土补浇或剔凿薄弱部位后重新浇筑。
-
-
仓内积水处理
雨后需及时排除混凝土仓内积水,防止渗漏和钢筋锈蚀。
二、雨中或雨后初凝时的处理
-
初凝前(约45分钟内)
若降雨发生在混凝土初凝前(约45分钟内),需用塑料布或水泥砂浆覆盖表面,避免水泥浆被冲刷。
-
初凝后(1小时以上)
-
若表面未严重冲刷,可清除浮浆后继续浇筑。
-
若出现露筋、孔洞等严重缺陷,需剔除松动石子,浇筑高标号混凝土修补。
-
三、注意事项
-
天气与材料控制 :砂石含水率过高需调整水胶比,减少坍落度;高温天气可缩短凝结时间,需增加养护措施。
-
专业施工 :建议由专业团队处理,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安全隐患。
四、后续检测
若补浇或修补后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需进行探伤实验,并根据设计要求采取补强措施。
2小时降雨需优先停止浇筑并处理表面,具体措施需根据混凝土凝结状态和现场条件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