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的治疗需结合补液、药物干预及生活调整,以下为综合建议:
一、基础治疗措施
- 补液防脱水
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优先口服补液盐(Ⅲ)补充水分及钠、钾等电解质;严重脱水需静脉输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 - 饮食调整
- 急性期:短暂禁食或仅摄入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避免刺激肠道。
- 缓解期:逐步过渡至南瓜粥、软面条等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充分休息
卧床休息可减少体力消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二、药物治疗方案
- 止泻与肠道保护
- 蒙脱石散:吸附毒素、保护肠黏膜,缓解腹泻。
- 益生菌(如双歧杆菌、酪酸梭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
- 对因治疗
- 细菌感染: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 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无需抗生素。
- 辅助用药
- 腹痛剧烈时可用颠茄片等解痉药缓解痉挛。
- 频繁呕吐可短期使用胃复安等止吐药。
三、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滥用止泻药,以免毒素滞留加重炎症。
- 若出现高热、持续腹痛、血便或严重脱水(如尿少、眼窝凹陷),需立即就医。
- 治疗期间注意腹部保暖,可热敷缓解痉挛性疼痛。
四、恢复期管理
症状缓解后1-2周内仍需保持清淡饮食,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煮熟的苹果、香蕉),并注意餐具消毒和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