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症状观察
- 红肿范围:若叮咬处红肿持续扩大(超过硬币大小),可能提示中毒或严重过敏。
- 疼痛加剧:正常蚊咬仅引起轻微瘙痒,若出现明显疼痛且持续加重,需警惕中毒。
- 异常分泌物:若伤口出现脓疱、渗出液(黄色或透明液体),可能为细菌感染或中毒反应。
二、全身症状警惕
- 发热:体温超过38℃,伴随寒战、乏力,可能是中毒或感染扩散。
- 皮疹扩散:除叮咬处外,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或风团,提示过敏反应加重。
- 呼吸困难:若出现喘息、胸闷或呼吸急促,需立即就医(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危及生命)。
- 头晕/恶心:全身无力、头晕甚至呕吐,可能是中毒或全身性过敏反应。
三、处理建议
- 清洁伤口: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叮咬处,中和毒液。
- 冷敷缓解: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患处,减轻肿胀和瘙痒。
- 避免抓挠: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 及时就医:若出现上述中毒症状或过敏反应加重,需尽快就医,必要时进行抗过敏或抗感染治疗。
预防提示:户外活动建议穿长袖裤、使用驱蚊剂,避免蚊虫密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