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治理
- 清除积水:定期清理花盆托盘、空调托盘、地漏等积水,水培植物每3-5天换水,废旧容器倒置避免积水。伊蚊卵可在干燥环境中存活一年,积水是蚊虫繁殖的关键。
- 物理阻隔:安装纱门纱窗(网眼密度≥16孔/5cm),睡觉时使用高密度蚊帐。
二、个人防护
- 穿着选择: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避免黄昏/黎明时段在草丛、树林活动。
- 驱蚊产品:
- 电蚊拍使用时避开人体,喷洒杀虫剂后需通风30分钟。
- 可选用含氯菊酯、避蚊胺的驱蚊液,婴儿推车需挂蚊帐。
- 行为习惯:运动后及时洗澡,避免汗味吸引蚊虫;外出携带风油精、花露水等。
三、特殊防护
- 旅行注意:到登革热、疟疾流行区需加强防护,避免伊蚊活跃时段(8:00-9:00、17:00-黄昏)户外活动。
- 饮食调理:适当食用大蒜、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糙米、豆类等),减少体味吸引蚊虫。
四、紧急处理
被叮咬后避免抓挠,可用肥皂水或复方炉甘石洗剂止痒;若出现呼吸困难、全身荨麻疹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
(注:手机驱蚊软件、维生素B1涂抹等民间方法无科学依据,不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