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是指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血糖水平过低的现象。以下是关于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一些具体信息:
-
症状表现
- 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出汗、心悸、饥饿、焦虑、紧张和面色苍白等。
- 神经性低血糖症状,如初始为心智和精神活动轻度受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维混乱等;继之出现以中脑受累为主的症状,包括视力模糊、复视、色觉异常、肢体麻木等;还可有以延脑受累为主的症状,如构音不全、吞咽困难、步态不稳、肢体无力等;最后可出现以锥体系受累为主的症状,如躁动不安、痉挛性抽搐、肌强直、昏迷等。
-
常见原因
- 胰岛素使用不当:胰岛素剂量过大是最常见的原因,常见于糖尿病治疗的初期和强化治疗期间。运动量过大未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进食或进食减少,注射部位局部环境变化(如热水浴促进胰岛素吸收)等也可能导致低血糖。
- 口服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所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均可导致低血糖,其中格列本脲和氯磺丙脲导致低血糖的危险性最大和最严重。
- 联合应用某些药物:乙醇可抑制肝脏的糖异生作用,空腹饮酒可导致低血糖;水杨酸盐类药物与胰岛素或磺酰脲类药物联用时,可增强其降血糖作用而诱发低血糖;β受体阻滞剂可阻断肾上腺素的调节作用,抑制儿茶酚胺介导的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妥英钠、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和磺胺类药物等也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
- 其他因素:胃排空延迟可引起反应性低血糖,又称餐后晚期低血糖;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肾功能恶化,胰岛素的灭活和清除减少,肾糖原异生减低,同时可能伴食物摄取的减少,易发生低血糖;应激状态下机体各种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当应激状态缓解或消除后,如果胰岛素剂量未及时恢复至应激前水平,易致低血糖。
-
诊断方法
- 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低血糖症状时,检测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非糖尿病者静脉血糖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
-
治疗方法
-
立即补充葡萄糖以纠正低血糖,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以口服含糖食物或饮料;对于意识障碍或无法口服的患者,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
查找并去除导致低血糖的原因,如调整胰岛素或降糖药物的剂量、改善饮食和运动习惯等。
-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是在低血糖发作后的一段时间内,以防止低血糖再次发生。
-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糖尿病急症,对患者的危害较大。患者和家属应了解其相关知识,积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一旦发生低血糖应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