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泌素瘤若未及时治疗或病情进展,可能引发多种后遗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消化系统并发症
- 消化性溃疡:胃酸分泌过多会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侵蚀,形成顽固性溃疡,易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 腹泻:约1/4~1/3患者出现脂肪泻或水样便,可能引发脱水、低钾、酸中毒及营养不良。
-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狭窄:胃酸反流可导致食管黏膜损伤、溃疡甚至狭窄。
-
全身性影响
- 贫血:长期失血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心悸等。
-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1):约10%~40%患者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垂体瘤等,可能出现肾结石、骨质疏松、月经紊乱等症状。
-
肿瘤转移风险
- 恶性胃泌素瘤可能转移至肝脏、淋巴结、胰腺等部位,导致肝功能衰竭或局部压迫症状,肝转移患者平均生存期可能缩短至8年。
-
其他长期危害
- 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或癌变风险增加。
- 营养吸收障碍可能引发体重下降、免疫力降低等。
总结:胃泌素瘤的“后遗症”本质是疾病进展引发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如通过胃酸监测、影像学检查)和规范治疗(手术切除、药物抑制胃酸)可显著降低后遗症风险。若发现上腹痛、腹泻、反复溃疡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