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中毒是因食用白果(银杏的种子)过量或不当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中毒机制
- 白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酚等有毒成分,这些成分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等多个系统,从而引发一系列中毒症状。
中毒症状
- 胃肠道症状:通常在食用白果后 1-12 小时内出现,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因剧烈呕吐和腹泻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
- 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头痛、头晕、烦躁不安、惊厥、肢体强直、昏迷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感觉障碍等末梢神经损害的表现。
- 其他症状:严重中毒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还可能有面色苍白、发绀、瞳孔散大或缩小等表现。
治疗方法
- 催吐、洗胃:一旦发现白果中毒,应立即进行催吐,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喉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物吸收。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洗胃,常用的洗胃液有生理盐水、2% 碳酸氢钠溶液等。
- 导泻:洗胃后可给予硫酸镁或硫酸钠等泻药,以促进肠道内毒物的排出。
- 对症治疗:对于出现惊厥的患者,可给予地西泮、苯巴比妥等镇静药物;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等呼吸支持治疗;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和酸中毒等。
预防措施
- 避免过量食用白果,儿童对白果的耐受性较差,更应严格控制食用量。一般来说,儿童一次食用白果不宜超过 5 颗,成人不宜超过 10 颗。
- 食用白果时,应将其煮熟、炒熟,以破坏其中的有毒成分。应去除白果的外皮、胚芽等含毒量较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