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发的肺部弥漫性纤维化疾病,属于职业病范畴。以下是综合搜索结果的关键信息总结:
一、定义与病因
-
核心定义
尘肺是由于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粉尘(如矿物粉尘、金属粉尘等),粉尘在肺内沉积并引发肺组织纤维化,导致不可逆肺功能损伤的全身性疾病。 -
主要致病因素
- 粉尘类型: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如矽尘),致病性越强,病程进展越快。
- 接触时间与浓度:粉尘浓度高、接触时间长、防护措施不足会增加患病风险。
- 个体差异:营养不良、遗传易感性、合并其他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可能加重病情。
二、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咳嗽与咳痰:早期轻微,合并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时加重,痰液可能呈黄色或黑色。
- 呼吸困难:随肺纤维化程度加重,活动后明显,晚期可发展为持续性缺氧。
- 胸痛与咯血:隐痛、胀痛为主,咯血较少见(多为痰中带血丝)。
- 全身症状: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
-
并发症
肺结核、自发性气胸、肺心病、呼吸衰竭等。
三、分类与诊断
-
我国法定尘肺病类型(共13种)
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
诊断依据
- 职业史:长期粉尘接触史。
- 影像学: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多、结节或大块纤维化阴影。
- 临床表现:结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综合判断。
四、治疗与预防
-
治疗原则
- 脱离粉尘环境:首要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 药物治疗:抗纤维化药物(如克矽平、尼达尼布)、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合并感染时)。
- 肺灌洗术:清除肺内粉尘,缓解炎症。
- 康复训练:腹式呼吸、适度运动改善肺功能。
-
预防措施
- 个人防护:佩戴高防护等级口罩(如N95/N100)。
- 工程防护:改善工作环境通风,减少粉尘扩散。
-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病变,及时干预。
五、预后与危害
尘肺病目前无法根治,但可通过综合治疗延缓进展。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危及生命。
如需更详细的医学指导或具体病例分析,建议咨询职业病专科医生,并参考权威来源(如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