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治疗药物
-
溶栓药物
- 尿激酶:通过激活纤溶酶原溶解血栓,适用于急性期(如栓塞14天内)。
- 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等效果显著。
- 瑞替普酶:新型溶栓药,溶栓效率高,出血风险相对较低。
-
抗凝药物
- 肝素:快速抑制血液凝固,防止血栓扩展,常用于急性期。
- 华法林:口服抗凝药,需监测凝血功能,适用于长期抗凝。
- 利伐沙班/达比加群:新型口服抗凝药,安全性高,无需频繁监测。
-
抗血小板药物
-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增强抗血小板效果。
二、辅助治疗药物
-
扩血管药物
- 硝酸甘油:扩张血管,改善血流,缓解肢体缺血症状。
- 西洛他唑: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
中药辅助
- 三七片:活血化瘀,辅助改善微循环。
三、注意事项
- 及时就医:动脉栓塞需尽早治疗,药物效果与时间密切相关,延误可能需手术干预。
- 个体化用药:需医生根据栓塞部位、病因(如房颤、动脉硬化)及并发症调整方案。
- 监测副作用:抗凝/溶栓药可能引发出血,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总结
药物治疗以溶栓(尿激酶、阿替普酶)+抗凝(肝素、利伐沙班)+抗血小板(阿司匹林)为核心,辅以扩血管药物。但动脉栓塞可能需结合手术(如导管取栓、支架植入)或介入治疗。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