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排出一大坨果冻似的血块可能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
-
正常生理现象: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周期性脱落并伴随出血,这些血液与子宫内膜碎片、分泌物等混合后,可能形成黏稠的团状物,即果冻状血块。
-
内分泌失调:如果患者在生理期精神压力大、经常熬夜等,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当内分泌水平发生变化后,尤其是雌激素升高后,容易造成子宫内膜的增厚,引起经期出血量大、出血时间长等异常的改变,可表现为生理期排出一坨果冻似的血块。
-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容易造成经期出血量大、经血排出不畅,当经血淤积在子宫腔内时,可能会出现类似果冻状的血块,造成这一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引起痛经。
-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指细菌突破宫颈的防御侵入子宫内膜而发生炎症。子宫内膜炎会导致子宫内膜出现充血、水肿等情况,如果患者在此期间使用了活血化瘀的药物,可能会导致月经量增多、有血块等症状。
-
宫颈炎:宫颈炎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子宫颈所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与激素不成熟、阴道菌群紊乱等因素有关。
-
子宫肌瘤:生理期由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会造成子宫内膜脱落,引起阴道出血,而子宫肌瘤会造成宫腔内损伤面积较大,当月经来临后,会造成月经出血量大,并伴随血块,进而在生理期出现上述现象。
-
子宫内膜息肉:属于宫腔内的赘生物,息肉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引起出血增多和血块。
-
久坐不动:如果在月经期间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导致经血在宫腔内积聚,不能及时排出,血液凝结后形成血块,便会出现此现象。
-
经血量过多:如果在月经期间出血量比较大,血液流出速度较快,来不及被纤溶酶溶解,便会形成血块。
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