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毒是指农药进入人体后超过最大耐受量,导致正常生理功能受损、病理改变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和特征:
1. 病因与中毒途径
农药中毒可通过生产、使用、储存或误食等途径发生。常见原因包括:
- 生产过程中防护不当(如设备泄漏、皮肤接触);
- 误用高毒农药(如甲胺磷、对硫磷等禁用品种);
- 误食被污染的农作物或食品。
2. 主要症状
根据中毒程度不同,症状分为:
- 轻度中毒:头晕、恶心、呕吐、多汗、视力模糊等;
- 中度中毒:呼吸困难、肌肉痉挛、瞳孔缩小、腹痛腹泻等;
- 重度中毒:抽搐、昏迷、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部分农药(如有机磷类)还会引发神经系统损伤,表现为抽搐、意识障碍。
3. 急救措施
- 现场急救:迅速脱离毒源,脱去污染衣物并用清水冲洗皮肤;口服中毒者需催吐或洗胃;
- 医疗救治:通过洗胃、血液净化清除毒物,并使用特效解毒剂(如阿托品对抗有机磷中毒)。
4. 预防建议
- 规范农药使用,避免超量或误用;
- 储存时远离食品,喷洒时穿戴防护装备;
- 误食后及时就医,切勿延误治疗。
农药中毒具有急性和高致死性,需通过早期识别症状、及时急救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