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是一种影响肾脏血液供应的疾病,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或大动脉炎引起。这种病症最明显的症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脏病。
-
肾血管性高血压:这是肾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当肾动脉变窄时,肾脏的血液供应减少,导致肾脏分泌肾素增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从而引发血管收缩,最终导致血压升高。这种高血压的特点是舒张压显著升高,常常超过110~120mmHg,并且进展迅速。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发展成恶性高血压,表现为头痛、眩晕、视力模糊等症状。约有15%的患者由于血浆中醛固酮水平升高而出现低钾血症,进一步导致肌肉无力、心律不齐等症状。
-
缺血性肾脏病:随着病情的发展,肾脏长期处于缺血状态会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早期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的现象,这是因为肾小管对缺血特别敏感,其浓缩功能首先受到影响。随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导致血清肌酐升高,尿量减少,甚至出现少尿或无尿的情况。肾脏体积也会逐渐缩小,有时可观察到两侧肾脏大小不对称。
除了上述两大主要症状外,肾动脉狭窄还可能伴有其他临床表现:
- 腹部或腰部杂音:在部分患者的腹部或腰部可以听到高调、粗糙的收缩期或双期杂音,这是由于血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的湍流造成的。
- 心脏相关症状:由于长期高血压的影响,患者可能出现心脏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心悸、胸闷等不适感。
- 下肢水肿:肾脏代谢紊乱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可能引起下肢水肿,通常从踝部开始向上蔓延至小腿、大腿甚至腹部。
- 尿液变化: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血液供应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从而使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可能出现泡沫尿、尿量减少,甚至血尿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肾动脉狭窄在早期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是在进行常规体检或其他原因检查时偶然发现的。对于那些有高血压难以控制、突然加重或新发高血压的年轻人,以及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因素的老年患者,应该考虑肾动脉狭窄的可能性,并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如果怀疑患有肾动脉狭窄,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肾动脉造影、CT血管成像或核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