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厥(也称为晕厥)是一种由于大脑血液灌注不足或缺氧而导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的病症。以下是关于昏厥的详细信息:
1. 病因
昏厥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主要病因包括:
- 反射性晕厥:如血管迷走性晕厥(单纯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颈动脉窦综合征、排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及疼痛性晕厥等。
- 心源性晕厥:由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排血受阻及心肌缺血性疾病引起,如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瓣狭窄、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等。
- 脑源性晕厥:由脑动脉粥样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偏头痛、无脉症、慢性铅中毒性脑病等引起。
- 血液成分异常:如低血糖、通气过度综合征、重度贫血及高原晕厥等。
2. 发生机制
昏厥的主要发生机制是大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当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时,会导致短暂的意识丧失。
3. 临床表现
昏厥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 1.晕厥前期:患者通常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乏力、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大汗、视物不清、恍惚和心动过速等
- 2.晕厥期:患者意识丧失,伴有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瞳孔散大,心动过速转为心动过缓,有时可伴有尿失禁
- 3.恢复期:患者在得到及时处理后很快恢复,但可能会有头晕、头痛、恶心、面色苍白及乏力的症状,经过休息后可完全消失
4. 伴随症状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面色苍白、出汗、恶心等,多见于反射性晕厥或低血糖晕厥。
- 发绀、呼吸困难、心悸:见于急性左心衰竭。
- 心率改变:见于心源性晕厥。
- 抽搐: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源性晕厥。
5. 诊断与处理
诊断昏厥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疾病历史、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线片、颅脑CT等
- 紧急处理:立即将患者平卧,抬高下肢,松解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 药物治疗:根据具体病因,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升压药物等
- 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长时间站立、缓慢起立、均衡饮食等
6. 预防措施
- 缓慢起立:避免从躺卧或坐姿迅速站起。
- 饮食均衡:保持适当的饮食习惯,特别是对于容易低血糖的人群。
- 控制情绪:避免极端情绪波动。
-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适当休息,避免过度运动
昏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了解其病因、症状和急救方法对于及时处理和预防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