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肾病综合征概述
定义: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水肿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病变,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
分类: 临床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另一类是由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病因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可能由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引起。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 肾淀粉样变: 最高发,约占全部老年患者肾病综合征的15%。
- 肿瘤: 如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肺癌等,发生率为11%。
- 其他疾病: 如老年糖尿病肾病、乙型肝炎等。
- 药物: 如非特异性消炎药、金制剂、青霉胺等。
- 血管炎、冷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
临床表现
- 水肿: 呈全身性、体性、可凹性水肿。初期多见于踝部,晨起时眼睑、面部水肿,随着病程发展,水肿可至全身并出现胸、腹腔及阴囊积液,甚至心包积液。老年患者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心衰。
- 大量蛋白尿: 尿蛋白>3.5g/24h,严重者达十几克,呈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蛋白尿。
- 低蛋白血症: 血浆总蛋白降低,主要是血浆白蛋白降低。大多在10~30g/L,偶有降至5.8g/L。
- 高脂血症: 大部分患者血中胆固醇、磷脂及三酰甘油均可升高。
检查
- 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显示有大量蛋白尿,仅15%~20%的患者有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罕见,尿蛋白24小时≥3.5g。
- 血清蛋白电泳测定: 主要表现为白蛋白的降低,α2及β2球蛋白增高,γ球蛋白正常低限或降低。
- 尿C3测定: 主要见于增殖性及硬化性病例,在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中有参考价值。
- 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FDP): 对肾病综合征的类型及选择治疗方案有一定帮助。
-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 为确定肾病综合征和病理类型提供形态学诊断,并对治疗方案确定及估计预后有着指导性意义。
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等检查确诊。
治疗
-
常规治疗:
- 卧床休息: 增加肾血流量、尿量,预防交叉感染。
- 饮食治疗: 易消化、吸收的清淡半流饮食,注意钠盐、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
-
对症治疗:
- 水肿的治疗: 限钠摄入和卧床休息,适当应用利尿剂。
- 高脂血症的治疗: 降脂药治疗有重要意义。
-
肾病综合征时并发证的处理:
- 感染: 及时选用敏感、强效及无肾毒性的抗菌药物治疗。
- 急性肾衰竭: 积极治疗基础病,血液透析,帮助度过少尿或无尿难关。
- 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可阻止血栓扩展。
-
糖皮质激素: 抗免疫及抗炎症作用,常用的激素有泼尼松、泼尼松龙、曲安西龙等。
预防
- 一级预防:
- 适当活动,稳定情绪,以增加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 避免受凉,受湿或过度疲劳。
- 预防感冒,以免诱发本病。
- 避免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
- 定期进行有关检查。
总结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也需要综合考虑。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如果家中老人出现类似症状,应尽快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是否为肾病综合征,从而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