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特征与诊断标准
-
体重与体脂异常
肥胖症通常以体重指数(BMI)≥28kg/m²为诊断标准,同时结合腰围指标(男性≥90cm,女性≥85cm)判断腹型肥胖。中国成年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率分别达34.3%和16.4%。 -
代谢并发症
肥胖症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并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中风)及呼吸系统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风险。还可能引发骨关节疾病和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
病因与分型
- 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双亲肥胖者子女患病率高达80%)、饮食过量、运动不足及神经内分泌调节失衡等。
- 分型:分为原发性肥胖(无明确病因)和继发性肥胖(由疾病或药物引起),也可根据代谢异常程度进一步细分。
治疗与管理
-
生活方式干预
- 饮食:限能量饮食(每日1200-1800kcal)结合均衡营养摄入。
- 运动:每周150-420分钟有氧运动,辅以抗阻训练以提升代谢率。
- 心理支持: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情绪性进食,必要时联合药物治疗。
-
医疗干预
- 药物:如奥利司他、利拉鲁肽等,适用于BMI≥32.5kg/m²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 手术:对重度肥胖者(BMI≥32.5kg/m²)可评估减重手术指征。
重要性提示
肥胖症需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长期管理体重并监测代谢指标。建议超重或肥胖者及时就医,制定个性化减重方案,避免自行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