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若未及时治疗或病情控制不佳,确实可能留下后遗症,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
一、常见后遗症
-
运动系统损害
- 肌肉无力、萎缩或钙化,导致关节活动受限、肢体活动障碍,严重时需依赖轮椅。
- 儿童患者更易出现肌肉挛缩,影响骨骼发育。
-
呼吸系统问题
- 肺间质纤维化(不可逆改变),引发限制性通气障碍,表现为呼吸困难、干咳,甚至肺动脉高压。
- 累及呼吸肌(如膈肌)时,可能加重呼吸衰竭风险。
-
消化系统并发症
- 激素治疗可能诱发胃肠道溃疡、出血或穿孔,需配合胃黏膜保护剂。
- 部分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反流性食管炎等。
-
心脏损害
- 可能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严重时导致心源性休克或死亡。
-
其他长期影响
- 合并恶性肿瘤时,预后取决于肿瘤本身。
- 成人患者因肌无力、营养不良或反复感染,死亡率较高。
二、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 早期干预: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年龄差异:儿童患者预后通常优于成人,50%以上可完全缓解。
- 并发症控制:避免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等合并症可降低风险。
三、建议
- 规范治疗: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
- 定期复查:监测肌酶谱、肺功能及心脏指标,早期发现异常。
- 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进行适度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但部分患者仍可能遗留后遗症。早期诊断和综合管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