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使用驱蚊水
驱蚊水(含避蚊胺成分)主要用于预防蜱虫叮咬,但被咬伤后使用可能刺激伤口,加重局部炎症反应。此时应优先清洁伤口并科学移除蜱虫。 -
正确处理步骤
- 移除蜱虫:用尖头镊子垂直夹住蜱虫头部(贴近皮肤),缓慢向上提拉,避免挤压虫体。若操作困难或蜱虫嵌入过深,建议直接就医。
- 消毒伤口:用酒精或碘伏彻底清洁叮咬处,降低感染风险。
- 观察症状:被咬后1-2周内若出现发热、皮疹、肌肉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并告知叮咬史。
-
预防措施
登山前可喷洒含避蚊胺的驱虫剂于衣物和裸露皮肤(避开眼、嘴),穿长袖长裤并扎紧裤脚,避免进入草丛深处。回家后及时洗澡并检查全身,尤其注意腋窝、耳后等隐蔽部位。
被蜱虫咬伤后需冷静处理,避免自行使用驱蚊水,及时就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