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病因
肾及输尿管结石(又称上尿路结石)多发生于中壮年,男女比例约为3~9:1。其形成与代谢异常(如钙、尿酸浓度过高)、尿液理化性质改变(如酸碱度失衡)、泌尿系统局部因素(如尿路狭窄、感染)等有关。
2. 主要症状
- 疼痛:多为突发性绞痛,沿输尿管放射至下腹、会阴部,常伴恶心、呕吐。
- 血尿:约80%患者出现镜下或肉眼血尿,活动后加重。
- 其他:脓尿(感染时)、肾积水(梗阻导致)、胃肠道症状等。
3. 诊断方法
- 病史与体检:典型肾绞痛、血尿史,肾区叩击痛。
- 影像学检查:超声(首选筛查)、X线、CT等可明确结石位置及大小。
4. 治疗方式
- 保守治疗:小结石(<0.6cm)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排石(如排石颗粒)促进排出。
-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2cm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
- 手术治疗:包括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取石术等,用于较大或复杂结石。
5. 预防建议
调整生活方式,如增加饮水量、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减少高草酸食物)等,可降低复发风险。
若出现剧烈腰痛、血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