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遗尿症是5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反复出现不自主排尿的疾病,且每周至少发生2次,持续半年以上。其核心表现为夜间或日间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导致尿湿床铺或衣物的现象。
核心特征与分型
- 年龄标准:需排除器质性病变,且多发于5岁以上儿童
- 分型
- 原发性遗尿:从未形成持续1年以上的自主排尿控制
- 继发性遗尿:已控制排尿至少1年后再次复发
- 夜间遗尿(更常见):睡眠中无意识排尿
- 日间遗尿(较少见):清醒状态下不自主排尿
常见病因
类型 | 具体表现 |
---|---|
生理因素 | 膀胱容量小、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神经系统发育迟缓 |
遗传因素 | 家族史阳性者发病率显著增高 |
心理因素 | 环境变化、焦虑情绪、过度疲劳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
干预与治疗
- 行为训练:
- 限制睡前2-3小时液体摄入,避免含咖啡因食物
- 建立定时排尿习惯,进行膀胱容量训练
- 药物治疗:
- 醋酸去氨加压素片(调节激素水平)
- 盐酸奥昔布宁片(改善膀胱功能)
- 盐酸丙米嗪片(抗抑郁类药物辅助治疗)
- 心理支持:避免责备,通过正向激励增强患儿信心
特殊护理要点
- 记录排尿日记,辅助医生评估病情
- 日间遗尿患儿需加强膀胱功能训练,如凯格尔运动
- 继发性遗尿需排查尿路感染、糖尿病等潜在疾病
注:持续6个月以上且年龄达标是诊断的关键标准,需与偶发性尿床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