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因
主要分为肺内因素(如肺炎、误吸、肺挫伤)和肺外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这些因素引发肺部炎症反应,破坏肺泡-毛细血管屏障。 -
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呼吸急促、发绀、低氧血症(即使高浓度吸氧也难以纠正),胸部影像学显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 -
诊断标准
根据柏林定义或全球新定义,需结合危险因素、急性起病、低氧血症程度(如氧合指数≤300 mmHg)及影像学表现(如双肺斑片状实变影)综合判断。 -
治疗与预后
治疗以机械通气(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氧疗、原发病控制为主,重症患者可能需体外膜肺氧合(ECMO)。尽管积极干预,ARDS病死率仍较高(约40%-70%),早期识别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治疗措施或预防方法,可参考相关医学指南或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