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心肌收缩力减弱
-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使心肌细胞受损甚至坏死,进而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这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例如,长期的心肌供血不足会使心脏逐渐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 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都会影响心肌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其中,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其特点是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 心肌炎: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心肌损害,都可能使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
-
心脏负荷过重
- 前负荷过重:是指心脏在舒张期所承受的负荷过重。常见原因包括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等心脏瓣膜疾病,以及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高心排血量疾病。这些情况会使左心室或右心室在舒张期需要容纳更多的血液,导致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心脏为了维持正常的心输出量,会逐渐增大,最终引起心力衰竭。
- 后负荷过重:是指心脏在收缩期所承受的负荷过重。高血压是导致左心室后负荷过重的常见原因,长期高血压会使左心室壁增厚、心脏收缩阻力增大,久而久之会导致左心衰竭。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右心室流出道梗阻等疾病,会增加右心室的收缩期负荷,导致右心衰竭。
-
心室顺应性减低:心室顺应性是指心室在单位压力变化下所引起的容积改变。当心室肥厚、肥厚性心肌病时,心室的顺应性明显减低,会影响心室的舒张功能,使心室在舒张期不能充分充盈,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进而引起心力衰竭。
总的来说,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复杂多样,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了解这些病因对于预防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