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脏电传导异常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房冲动传导至心室的过程出现延迟或完全阻断。以下从定义、症状、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等方面为您详细解答:
1. 定义
房室传导阻滞,又称房室阻滞,是指房室交界区在脱离生理性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无法传导至心室。这种阻滞可以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或束支等不同部位。根据传导阻滞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三度:
-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传导时间延长,但所有冲动均能传导。
-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冲动不能传导,分为莫氏一型和二型。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为完全性传导阻滞,心房与心室活动完全分离,冲动无法传导。
2. 症状
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因阻滞程度而异:
-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无症状,无需特殊治疗。
-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出现心悸或心搏脱漏,部分患者无症状。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症状较为严重,包括疲倦、乏力、头晕、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等。若病情突然加重,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抽搐甚至猝死。
3. 原因
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 生理性因素:如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常见于正常人或运动员,多发生于夜间。
- 器质性心脏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炎、心肌病、风湿热、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等。
- 其他因素: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心脏手术等。
4. 诊断方法
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主要依赖心电图检查:
-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R间期延长。
-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 莫氏一型: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
- 莫氏二型:PR间期固定,但QRS波群规律性脱落。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与心室活动完全分离,PP间期与RR间期各自相等,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
5. 治疗方法
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因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
-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无需治疗。
- 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如无症状,无需特殊治疗。
- 二度二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药物治疗:阿托品可提高心率,适用于阻滞位于房室结的患者;异丙肾上腺素适用于紧急情况,但需谨慎使用,避免引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 起搏器治疗:对心室率显著缓慢、症状明显或合并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应植入临时或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 其他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室率缓慢,应尽早植入起搏器。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