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Branch Block, RBBB)是一种常见的心脏传导异常,主要涉及心脏右束支的传导功能障碍。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详细说明:
1. 定义
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指心脏电信号在通过右束支时传导延迟或完全受阻,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根据阻滞程度,可分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2. 病因
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
- 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 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如Lev病或Lenegre病。
- 其他因素:如高钾血症、急性心肌梗死(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3%~7%)。
- 正常人:部分健康人也可能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3. 症状
右束支传导阻滞本身通常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因原发疾病而出现相关表现:
- 无症状:单纯右束支传导阻滞不会引起明显不适。
- 原发疾病症状:如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发热等。
- 严重情况:若合并其他传导阻滞(如左前分支或左后分支阻滞)或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则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黑朦甚至晕厥。
4. 诊断方法
诊断右束支传导阻滞主要依靠心电图(ECG)检查:
-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QRS时限≥0.12秒。
- 右胸导联(V1、V2)QRS波呈rsR′、rSR′、rsr′型或M型,R′波高于r波。
- V5、V6导联S波显著增宽。
- V1导联R波峰时间(室壁激动时间)≥0.05秒。
-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QRS时限<0.12秒,其他表现与完全性类似。
5. 治疗方法
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
- 无症状患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仅需定期随访观察。
-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改善心脏功能。
- 心脏起搏器植入:若患者出现严重心动过缓或合并其他传导阻滞,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以恢复正常心律。
-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适度运动,以改善心脏功能。
6. 总结
右束支传导阻滞本身通常不会对血流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但若合并其他严重疾病,需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需定期随访,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如果您有更多疑问或需要进一步检查,建议咨询专业的心血管内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