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概述
儿童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引发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该病需终身管理,目前无法治愈,但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一、分型与病因
-
分型
- 1型糖尿病:占儿童糖尿病98%,由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与遗传、环境因素及自身免疫异常相关。
- 2型糖尿病:罕见,多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
诱因
- 遗传易感性、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是主要诱因。
- 肥胖、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二、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
- 多饮、多食、多尿:因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和饥饿感。
- 体重下降:能量代谢异常导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加。
- 其他症状:乏力、视力模糊、反复感染,严重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呼气烂苹果味、呼吸急促)。
三、诊断与治疗
-
诊断标准
- 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或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可辅助诊断。
-
治疗原则
- 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替代。
- 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饮食(低糖、高纤维)、规律运动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 并发症管理:监测并预防酮症酸中毒、视网膜病变等长期并发症。
四、疾病管理
- 家庭护理:家长需协助患儿监测血糖、调整饮食,并关注心理健康。
- 定期随访:通过内分泌科复诊评估血糖控制效果及并发症风险。
儿童糖尿病需通过多学科协作实现长期管理,以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