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定义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又称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并不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这种疾病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全身代谢率增加。
病因
- 遗传因素:多数认为该病与遗传基因有密切的关系。家族中常可见到先后发病的病例,且多为女性。
- 精神创伤:各种原因导致的精神过度兴奋或过度抑郁,均可导致甲状腺激素的过度分泌。
- 免疫系统异常:T淋巴细胞对甲状腺内的抗原发生致敏反应,刺激B淋巴细胞合成针对这些抗原的抗体。
临床表现
- 神经系统症状:患者易激动,精神过敏,失眠,焦虑烦躁,多猜疑等。
- 高代谢综合征:患者怕热,多汗,皮肤红润多汗,常有低热,心动过速、心悸,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疲乏无力。
- 甲状腺肿:甲状腺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软,吞咽时上下移动。
- 眼征:包括非浸润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表现为眼球突出、眼内异物感、怕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等。
- 水肿:可出现小腿粘液性水肿,偶尔出现上肢、膝盖部水肿。
- 心血管系统:可有心悸、心慌,心电图检查可有心律失常等现象。
- 消化系统:甲状腺激素可导致肠蠕动增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
- 血液系统: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偏低、贫血等。
- 生殖系统: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出现阳痿。
诊断
诊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医生会仔细询问病史和症状,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和质地。血液检查可以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而甲状腺超声检查则有助于观察甲状腺的结构和血流情况。有时,为了更准确地区分不同类型的甲状腺肿,可能还需要进行甲状腺穿刺活检。
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
- 药物治疗:通过服用抗甲状腺亢进的药物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 放射性碘131治疗:服用含碘、具有射线功能的放射性药物,进入甲状腺后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减少甲状腺激素生成的细胞而起到抗甲状腺亢进的作用。
- 手术治疗:甲状腺手术切除仅限于存在局部压迫或恶性病变的甲状腺亢进患者。
日常护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以防病情加重:
- 饮食调节: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多摄入含碘食物。
-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通过积极面对、科学治疗并注重日常护理,可以有效管理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