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血症是指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异常升高,当血清钙浓度超过2.75毫摩尔/升即可被诊断为高钙血症。这种情况通常继发于其他疾病,病因多样且复杂。以下是高钙血症的主要病因及其特点:
1. 常见病因
- 恶性肿瘤:这是高钙血症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实体瘤(如肺癌、肾癌、乳腺癌等)。这些肿瘤可直接破坏骨组织,释放钙离子入血,或通过分泌甲状旁腺激素样物质、前列腺素E、维生素D样固醇等间接促进钙的释放。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由于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过多,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钙从骨骼释放入血,血钙浓度升高。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常见于腺瘤、增生或癌变。
2. 其他病因
- 肾功能衰竭:肾脏是调节钙代谢的重要器官,肾功能衰竭会导致钙排泄障碍,从而引发高钙血症。
- 维生素D过多症: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D或其代谢物(如维生素D中毒),会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导致血钙升高。
- 药物相关因素: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碱性药物(如治疗溃疡的药物)等,可导致钙排泄减少或吸收增加。
- 其他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小肠对钙吸收增加、骨形成和骨钙化不良等疾病,也可能引起高钙血症。
3. 特殊病因
- 牛奶-碱剂综合征: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大量服用牛奶或碳酸钙,可引起高钙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和肾功能不全。
- 横纹肌溶解:肌肉损伤后,钙从细胞内释放,可能引发高钙血症。
4. 高钙血症的危害
高钙血症可影响多个系统,导致严重后果,包括:
- 神经系统:淡漠、记忆力减退、肌无力、抑郁等。
-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胰腺炎等。
- 泌尿系统:肾结石、肾钙化、肾功能损伤。
-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猝死。
5. 治疗原则
高钙血症的治疗需针对病因进行,具体措施包括:
- 治疗原发病:如恶性肿瘤患者需接受抗肿瘤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需手术切除异常腺体。
- 补液和利尿: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用袢利尿剂促进尿钙排泄。
- 抗骨吸收药物:如双膦酸盐、降钙素等,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 紧急处理:对于重度高钙血症,可能需要血液透析以快速降低血钙。
通过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控制高钙血症及其并发症。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