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文件,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在监测对象范围、资助标准及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主要变化如下:
一、监测对象范围调整
-
收入参考标准 :以2025年贵州省年人均纯收入8500元为基准,判断是否纳入监测范围。
-
新增风险类别 :将“家庭唯一住房出现安全问题”和“长期慢性病自付医疗费用较高”纳入重点监测风险点。
-
户籍与保障政策 :包含易地扶贫搬迁等转为城镇户籍但未享受城镇保障的人口。
二、资助标准与方式优化
-
医保报销比例调整 :2025年对脱贫人口(含防贫监测对象)的医保资助比例降至60%,2026年停止资助。
-
分类资助机制 :
-
特困人员(含脱贫特困)全额资助,个人不缴费;
-
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等按比例资助(2025年为80%);
-
其他脱贫人口资助比例逐年递减(2022年为90%,2025年为60%)。
-
-
“三重保障”协同 :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
三、工作机制创新
-
“两化”工作模式 :推行线下网格化与线上网络化相结合,通过防返贫手机APP、部门预警数据核查等实现动态管理。
-
无纸化审批 :监测对象识别、村级评议、乡镇审核等环节全部实现线上办理,审批时间缩短至13个工作日以内。
-
动态调整机制 :对已解决困难、收入稳定超过监测标准的家庭及时退出监测,确保精准帮扶。
四、其他关键措施
-
重点人群倾斜 :对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口等特殊群体实施专项帮扶;
-
产业就业帮扶 :通过产业项目、就业培训等措施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以上调整体现了政策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的动态优化,通过精准识别、分类施策和机制创新,持续提升防返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