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根治药物,临床治疗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为主。综合用药建议如下:
一、核心治疗药物
-
口服补液盐Ⅲ
用于纠正腹泻导致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尤其适用于轻中度脱水患儿。需按剂量分次服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 -
蒙脱石散
通过吸附病毒、保护肠道黏膜缓解腹泻,建议空腹服用,与其他药物间隔1-2小时。 -
益生菌制剂
双歧杆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缩短腹泻持续时间。需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 -
锌补充剂
补锌可加速肠黏膜修复,降低腹泻复发风险。6个月以下每日10mg锌元素,6个月以上每日20mg,疗程10-14天。
二、对症治疗药物
-
退热药物
体温≥38.5℃时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注意剂量需按体重计算。 -
解痉止痛药物
山莨菪碱(654-2)等可缓解腹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慎用。 -
抗病毒药物(特殊情况使用)
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仅适用于重症或免疫缺陷患者,常规病例不推荐。
三、注意事项
- 避免滥用止泻药:洛哌丁胺等抑制肠蠕动的药物可能延长病程,不推荐使用。
- 饮食调整: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人工喂养儿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 预防脱水优先:脱水是主要风险,补液比止泻更重要,严重呕吐或脱水需及时静脉补液。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药物选择需根据症状和个体情况调整,规范用药结合饮食管理是促进康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