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期(呕吐/腹泻明显时)
-
补液优先
- 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ORS),预防脱水。
- 若口渴但饮水困难,可含冰块补充水分。
-
选择温和流质
- 米汤、藕粉等易消化流食,每次100-150毫升,间隔2-3小时少量多次。
- 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
二、缓解期(症状减轻时)
-
过渡到半流质
- 白粥、软面条为主食,可加少量盐和碎青菜(如胡萝卜泥)补充维生素。
- 鸡蛋羹、豆腐等易消化蛋白质来源,避免油炸或高脂食物。
-
辅助调理饮品
- 姜茶或薄荷茶缓解恶心、消化不良。
- 避免咖啡、浓茶、酒精及含糖饮料。
三、康复期(症状基本消失后)
-
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 清淡易消化为主,如鱼肉、鸡肉、蒸煮鸡蛋等优质蛋白。
- 新鲜蔬果(如香蕉、苹果、南瓜)补充膳食纤维和营养,避免生冷或高纤维食物。
-
烹饪方式与习惯
- 选择蒸、煮、炖等低脂做法,避免辛辣、油腻调料。
- 少食多餐(每餐七分饱),细嚼慢咽减轻肠胃负担。
四、需严格避免的食物
- 刺激性食物:辣椒、酒、咖啡、浓茶。
- 生冷/高纤维食物:冰饮、沙拉、芹菜、豆类。
- 产气食物:豆类、红薯、碳酸饮料。
五、其他注意事项
- 卫生与休息:饭前便后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保证充足睡眠,减少体力消耗。
- 及时就医:若出现持续呕吐、高热、血便或严重脱水,需立即就诊。
通过分阶段调整饮食结构,并配合适度休息,可有效缓解肠胃炎症状并加速康复。具体饮食方案需结合个人病情,必要时遵医嘱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