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养不良与贫血
长期腹泻会导致肠道吸收功能受损,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吸收减少,引发营养不良,表现为消瘦、乏力、皮肤苍白等。严重时可能因铁、叶酸等造血原料缺乏导致贫血。 -
脱水与电解质紊乱
腹泻时大量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流失,可能引发脱水、低钾血症等,表现为头晕、乏力、心律不齐,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如脑卒中、心肌梗死)。 -
免疫力下降与继发感染
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加细菌、真菌等感染风险,如肺炎、脓毒症等,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衰竭。 -
肠道及器官损害
长期腹泻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诱发真菌性肠炎、肠出血、肠套叠等疾病。若原发病为肠梗阻、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可能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
严重并发症风险
严重脱水可引发中毒性脑炎、心肌炎,甚至心源性休克;电解质紊乱(如低钙血症)可能加重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抽搐风险。
建议:
若腹泻持续超过2周,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如肠道炎症、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避免盲目用药掩盖病情。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调整生活方式以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