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目标与现状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理改变(如气管和支气管损伤)具有不可逆性。治疗的核心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急性加重、延缓肺功能下降,而非追求“断根”。
二、主要治疗手段
-
一般治疗
- 戒烟:吸烟是加重病情的重要诱因,戒烟可显著降低急性发作风险。
- 营养与锻炼:加强蛋白质、维生素摄入,结合散步、太极拳等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 环境管理:避免接触粉尘、冷空气等刺激物,注意保暖。
-
药物治疗
- 祛痰止咳:常用氨溴索、溴己新等药物稀释痰液。
-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可缓解呼吸困难。
- 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严重者短期使用激素。
-
预防与康复
- 接种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 呼吸训练:如肺功能锻炼、穴位按摩等辅助改善呼吸。
三、治疗难点与注意事项
- 并发症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心病等,增加治疗难度。
- 个体化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肺功能状态调整方案,例如轻症以祛痰为主,重症需联合支气管扩张剂。
- 长期管理:定期复诊、监测症状变化是关键,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抗生素。
四、总结
尽管慢性支气管炎难以根治,但通过戒烟、规范用药和科学预防,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维持正常生活。若出现频繁发作或呼吸困难加重,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