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症状
- 皮肤反应:初期可能无明显痛痒,但叮咬处会逐渐出现红色丘疹、水肿性红斑或硬结,中央可见咬痕。若发生感染,可能伴随渗液、溃疡等。
- 瘙痒或疼痛:部分人会感到轻微瘙痒或刺痛,少数可能出现剧烈疼痛。
二、全身症状
若蜱虫携带病原体,可能引发以下症状(通常在叮咬后数小时至数周内出现):
- 发热、畏寒:体温可能升至38℃以上,伴随寒战。
- 头痛、乏力:持续性头痛、肌肉酸痛、虚弱感。
- 皮疹扩散:如“牛眼状”红疹(莱姆病特征)或全身性皮疹。
- 严重疾病风险:可能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高热、血小板减少、多器官衰竭)或莱姆病(神经、心脏损害)等,需及时就医。
三、错误处理与正确应对
- 勿硬拔或拍打:避免蜱虫口器残留体内,引发感染。
- 正确移除方法:用酒精麻痹蜱虫后,以镊子垂直拔出头部,消毒伤口并就医检查。
- 观察与就医:叮咬后2周内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告知医生蜱虫接触史。
预防建议:户外活动穿长袖衣裤,喷洒驱虫剂;归家后检查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并检查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