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道疾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饮食管理对控制症状和减少发作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关于炎症性肠道疾病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的饮食建议:
1. 急性发作期的饮食建议
在急性发作期,肠道可能会变得非常敏感,因此建议选择质软、易消化、少渣的食物,以减轻肠道负担
- 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汤面、粥类等,这些食物易被消化和吸收,产生的残渣少
- 避免高纤维食物:如生蔬菜、坚果、全麦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
-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酒精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不适
- 避免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等,因为高脂肪食物可能会加重症状
- 避免乳糖:乳糖不耐受者应限制牛奶及乳制品的摄入
2. 缓解期的饮食建议
在缓解期,饮食应逐渐恢复正常,但仍需注意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 平衡膳食:提倡个体化饮食,适量增加纤维摄入,但需根据个人耐受情况调整。
- 优质蛋白质:如淡水鱼、蛋类、瘦肉等,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有助于修复肠道损伤
- 适量水果和蔬菜:可以选择易消化、少渣的品种,水果可去皮去籽、细嚼慢咽或榨汁过滤后饮用
- 益生菌:如酸奶中的益生菌,有助于肠道菌群的平衡,可以促进肠道健康
- 避免过敏食物:如海鲜、易产气的食物等,过敏可能引发肠道炎症加重。
3. 特殊营养素的补充
IBD患者常常由于肠道吸收功能受损,导致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补充以下营养素
- 维生素D和钙:克罗恩病患者大部分合并维生素D和钙的缺乏,应根据情况补充。
- 铁:合并贫血的患者要注意检查是否缺铁,并根据情况补充。
- 叶酸:使用甲氨蝶呤的病人要常规补充叶酸。
- 维生素B12:根据情况补充。
4. 饮食日记和排除饮食疗法
建立饮食日记,记录哪些食物会引起胃肠道症状,从而避免食用
5. 烹饪方式的建议
- 多以烩、蒸、煮、炖为宜:烹饪中尽量少用油
- 食物切碎制软:如碎肉、肉丁、肉丝、肉末、蒸蛋羹等,果蔬可制成菜汁、菜泥、果汁、果泥等食用
6. 其他注意事项
- 适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特别是在腹泻严重时,补充电解质也很重要
- 避免速冻食物:速冻食物必须彻底煮熟煮透
- 避免生冷和辛辣食物:生冷食物可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辛辣食物可刺激肠道,诱发腹泻和腹痛
总结
炎症性肠道疾病的饮食管理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急性发作期应选择易消化、少渣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高脂肪和高纤维食物;缓解期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注意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并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通过个性化的饮食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