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抗氧化与代谢调节药物
- 奥马索龙(Omaveloxolone):作为首个获批药物,通过激活Nrf2通路恢复线粒体功能,减少氧化应激,显著改善共济失调评分(mFARS)。
- Vatiquinone:新型15-LO抑制剂,临床试验显示可减缓疾病进展50%,并改善疲劳和神经功能。
- 辅酶Q10、维生素E:辅助抗氧化治疗,延缓神经退化。
-
对症治疗药物
- 丁螺环酮、加巴喷丁:缓解震颤和肌肉痉挛。
- 依达拉奉:神经保护剂,可能减轻神经元损伤。
二、康复与物理治疗
-
运动功能训练
- 平衡与协调训练:如单脚站立、闭目站立,结合平衡板等器械,延缓行走能力衰退。
- 步态矫正:通过步态分析和适应性训练改善行走稳定性。
-
力量与耐力训练
- 针对下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结合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提升心肺功能。
三、手术治疗
- 矫形手术:适用于无法通过物理治疗矫正的关节挛缩、脊柱侧弯或足部畸形(如弓形足),可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四、新兴疗法
- 基因治疗
- SGT-212:基于AAV的基因替代疗法,通过双重给药途径(静脉+小脑齿状核注射)恢复共济蛋白水平,目前处于1b期临床试验阶段,有望成为未来突破性疗法。
- Nomlabofusp(CTI-1601):另一基因治疗候选药物,计划2025年提交生物制剂许可申请。
五、支持性管理
-
营养与生活方式
- 高蛋白、高纤维饮食,补充维生素B族,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
心理与社会支持
- 认知行为疗法缓解焦虑抑郁,家庭和社会支持增强患者信心。
六、定期监测与随访
- 每6-12个月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心脏功能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基因检测,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
FA治疗需多学科协作,早期干预结合药物、康复和手术可延缓功能衰退。基因治疗(如SGT-212)为未来治愈带来希望,但需等待临床试验结果。建议患者在专业团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并关注新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