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主要原因如下:
病因和病理
溃疡病大出血主要是由于溃疡侵蚀基底血管破裂引起的,通常为中等动脉出血。大出血的溃疡一般位于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血管的侧壁破裂较之断端出血不易自行止血,有时由于大出血后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血管破裂处血块形成,出血能自行停止,但约有30%病例可出现第二次大出血。
临床表现
溃疡病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失血的量与速度,出血是否还在继续,患者的年龄,有无贫血和脱水,及其精神状态。一般健康成人,出血量不超过500ml,可无任何症状。但失血量在1000ml以上,可出现心悸、恶心、软弱。超过1500ml,便可发生低血压。视出血的速度而有眩晕、昏厥和休克等不同的表现。
诊断和治疗
有典型溃疡病史者,发生呕血或柏油样便,诊断一般不困难。治疗方面,溃疡病大出血患者多数经一般治疗,如输血补液,冷生理盐水洗胃,内窥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激光凝固或选择性动脉注射血管收缩剂等治疗,出血可以停止。但也有约5~10%病人出血仍继续,此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并发症和预后
治疗不及时急性大出血,伴有休克,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大出血可以合并穿孔或幽门梗阻。
溃疡病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