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具体标准如下:
一、主要诊断标准
- 抗原接触史:存在明确的环境暴露史(如接触有机粉尘、霉菌、动物蛋白等),或血清中检测到针对特定抗原的IgG抗体;
- 典型症状: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乏力,部分患者伴胸痛或发绀;
- 影像学特征:胸部X线或高分辨率CT显示双肺弥漫性间质浸润,急性期可见斑片状磨玻璃影,慢性期可出现结节影或蜂窝肺改变。
二、次要诊断标准
- 体格检查: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或捻发音;
- 肺功能异常: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量降低)伴弥散功能下降,血气分析显示动脉低氧血症;
- 免疫学证据: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以CD8+T细胞为主),或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
- 激发试验阳性:吸入抗原后4-6小时出现发热、咳嗽加重等反应(需在专业实验室进行)。
三、辅助检查项目
- 肺功能测试:评估肺活量、弥散功能等指标;
- 血清学检测:测定针对特定抗原的IgG抗体水平;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析:淋巴细胞比例>20%且以CD8+T细胞为主,支持诊断;
-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淋巴细胞性肺泡炎或肉芽肿性病变(必要时行肺活检)。
四、诊断要求
需同时满足至少3项主要标准及4项次要标准方可确诊。需注意与病毒性肺炎、间质性肺病等疾病进行鉴别,结合环境暴露史与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