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控制高热:体温超过38.5℃时需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药物退热(如布洛芬),惊厥者需及时止惊。
- 口腔护理:使用生理盐水、1%过氧化氢溶液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保持口咽清洁,减少感染风险。
- 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及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必要时静脉补液。
二、药物治疗
- 停用致病药物:若因药物(如氯霉素、放射性药物)导致,需立即停用。
- 升粒细胞药物:
- 肌注核苷酸、鲨肝醇、维生素B4等促进骨髓粒细胞生成。
- 严重者可输注白细胞成分血或骨髓移植。
- 抗感染治疗:
- 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首选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过敏者可换用头孢类或大环内酯类。
- 抗病毒药物:若合并病毒感染,需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
- 局部用药:复方硼酸溶液漱口或局部涂抹消炎药物缓解溃疡疼痛。
三、特殊情况处理
- 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加强营养、避免接触感染源,必要时使用免疫调节剂。
- 并发症应对:
- 脓毒症:需静脉抗生素联合治疗,必要时入住ICU。
- 肺炎:加用止咳化痰药物,氧疗支持。
四、注意事项
- 定期复查:监测血常规及咽部恢复情况,调整用药。
- 避免诱因: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谨慎用药。
- 心理调节: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影响免疫力。
五、治疗周期与预后
- 疗程:通常需持续治疗1-2周,粒细胞恢复后感染风险显著降低。
- 预后: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痊愈,但若延误诊治或合并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病死率可能升高。
提示:粒细胞缺乏者免疫力极低,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或中断治疗。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危重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