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治疗需结合病原学特点、患者基础状况和并发症进行综合干预,具体方案如下:
一、抗感染治疗
- 精准用药: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经验性治疗可选用β-内酰胺类(如头孢曲松)、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感染需考虑万古霉素等广谱药物。
- 疗程调整:初始治疗48-72小时需评估疗效,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耐药性产生。
二、支持治疗
- 呼吸支持: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呼吸衰竭需无创通气或机械通气。
- 营养管理: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采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纠正营养不良。
- 基础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雾化吸入、拍背排痰或支气管镜吸痰促进痰液引流。
三、并发症防治
- 脏器功能维护:密切监测心、肾功能,出现心力衰竭时使用利尿剂和强心剂,预防多器官衰竭。
- 感染性休克预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四、辅助治疗
- 免疫调节: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补充胸腺肽或免疫球蛋白。
- 物理治疗:胸部叩击、体位引流等物理疗法帮助排痰。
- 中医调理:结合患者体质使用中药辅助改善症状(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五、个体化调整
- 肝肾功能保护:选择抗生素时需根据老年患者肝肾功能调整剂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 基础病管理:同步控制糖尿病、慢阻肺等基础疾病,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注:治疗过程中需每日评估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方案,同时加强环境消毒和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