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流行病学史:患者有啮齿类动物接触史,或在流行地区、季节生活、工作等。因为汉坦病毒主要由鼠类传播给人,所以与鼠类接触史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
临床表现
- 前驱期症状:畏冷、发热、肌痛、头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
- 心肺期症状:迅速出现咳嗽、气促和呼吸窘迫,体检可见呼吸增快、心率增快、肺部可闻及粗大或细小湿啰音,少数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重症患者还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以及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最高可达(30~65)×10⁹/L;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核左移可以出现免疫母细胞型淋巴细胞、晚幼粒细胞和(或)中幼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亦常见,血小板明显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血液浓缩,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血细胞比容增大。
- 血液生化检查:可见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和低蛋白血症,此外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常明显升高,有肾损害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升高,少数患者有代谢性酸中毒。
- 凝血功能检查:可以出现全血部分凝血活酶时间(WBPTT)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少数患者纤维蛋白降解物升高,但纤维蛋白原正常。
-
病原学检查
- 病毒抗原检测:常用HPS相关病毒感染Vero-E₆细胞的病毒抗原来检测患者的特异性IgM和IgG,IgG抗体一般在发病后第7天出现。
- 病毒核酸检测:RT-PCR法能检出急性期患者血清、血浆或单个核细胞中的病毒RNA。
-
影像学检查
- X线胸片:可见双肺间质浸润影或间质和肺泡均出现浸润影,部分患者可见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
- 支气管镜检查:气道正常,没有支气管内黏膜损害,少数气道可见红斑,气管内吸出物做总蛋白、白蛋白及LDH测定,均明显增高,甚至超过血清水平。
- 肺动脉导管检查:肺动脉楔压正常或偏低,心脏指数明显减低,符合非心源性肺水肿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和体征,并有流行病学史,应高度怀疑本病,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