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临床表现
- 咳嗽:干咳较为常见,可伴有血痰。
- 气短和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活动后明显。
- 发绀:由于低氧血症导致。
- 其他症状:包括体重下降、乏力、食欲减退等。
体征
- 呼吸浅快:尤其在婴儿中常见。
- 肺底部吸气末细湿啰音:称为Velcho啰音。
- 杵状指(趾):早期可能不典型,可见甲床下毛细血管充血、扩张,甲床呈明显红色。
- 中央性青紫:病情后期可能出现水肿、肝大、P2亢进、静脉淤张等体征。
辅助检查
- 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
- 肺功能测定: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部分患儿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析可帮助判断预后,淋巴细胞高可能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好,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高可能对细胞毒性药比激素效果好。
- 肺活检:多采用开胸或经胸腔镜肺活检,有足够的标本有利于诊断,被认为是诊断本病的有力检查方式。
- 影像学检查:
- 胸片:主要为弥漫性网点状的阴影,或磨玻璃样影。
- 肺高分辨率CT(HRCT):可显示肺的次小叶水平,主要表现为磨玻璃样影、网状影、实变影,可显示肺间隔的增厚。晚期可出现蜂窝肺。
诊断标准
- 病史:发病年龄可早自幼婴,迟至成人,呈家族性发病时女孩多见。
- 临床表现:典型者表现为无痰干咳和隐匿性发作的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出现低氧血症的一系列症状。
- 影像学:肺X线改变及肺功能测定,高分辨率CT显示双肺弥漫性网格状影或磨玻璃样改变。
- 确诊:有赖于肺活检,支气管肺灌洗液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有巨噬细胞增多及胶原酶增加。
以上诊断标准需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作出诊断。需要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