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护理与支持治疗
- 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降低能量消耗,避免加重呼吸困难或腹部不适。
- 营养与补液:
- 急性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
- 轻中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ORS),重度需静脉补液并监测电解质平衡。
二、对症治疗缓解疼痛
- 解痉止痛药:
- 腹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山莨菪碱、匹维溴铵等药物缓解肠道痉挛。
- 注意药物副作用(如口干、心悸),必要时调整剂量。
- 退热镇痛:
- 若合并发热(体温≥38.5℃),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兼具退热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 呼吸支持:
- 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时,需吸氧或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缺氧状态。
三、抗感染治疗(关键措施)
- 抗生素选择:
- 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或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 重症或耐药菌株需联合用药,如美洛西林、拉氧头孢等耐β-内酰胺酶抗生素,疗程通常3-6周。
- 药敏试验指导: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类型,确保针对性治疗。
四、并发症处理
- 肠道并发症(如脓肿、穿孔):需手术引流或切除坏死肠段,并继续抗生素治疗。
- 继发性关节炎: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症状,必要时联合免疫调节治疗。
五、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用药:解痉药和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错误用药可能掩盖病情或加重感染。
- 及时就医:若疼痛持续加重、高热不退或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诊排查并发症。
提示:以上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具体用药和疗程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