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即处理伤口
- 冲洗消毒:被咬后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用碘伏或酒精消毒。
- 避免感染:若伤口较深或出血,需尽快就医清创,必要时接种破伤风疫苗。
二、观察中毒或感染迹象
1. 局部症状
- 红肿疼痛:咬伤部位可能出现剧烈疼痛、红肿、硬化,甚至化脓。
- 出血或渗液:老鼠牙齿尖锐,可能造成皮肤破损出血,若伤口渗液或愈合缓慢,需警惕感染。
2. 全身症状
- 发热:若出现不明原因高热(38℃以上),可能是感染或鼠疫的征兆。
-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异常肿大,伴随压痛。
- 呼吸困难/胸痛:可能提示鼠疫或严重感染,需立即就医。
- 乏力、头晕、恶心:全身性中毒反应可能伴随这些症状。
三、需警惕的严重情况
- 鼠疫风险:老鼠可能携带鼠疫杆菌,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皮肤黏膜出血、休克等,需在48小时内就医。
- 汉坦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肾综合征出血热,症状包括发热、腰痛、眼眶痛、少尿等。
- 破伤风:若伤口深且污染严重,可能感染破伤风杆菌,表现为肌肉痉挛、牙关紧闭。
四、建议就医的情况
- 伤口较深、污染严重或未及时处理。
- 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
- 无法确定老鼠是否携带病菌(如生活在卫生环境差的区域)。
总结
被老鼠咬伤后,即使暂时无症状,也建议尽快就医检查,遵医嘱接种疫苗(如狂犬疫苗、出血热疫苗)或抗生素。若出现上述中毒或感染迹象,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