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
- 局部出血:水蛭唾液含抗凝血成分,咬伤后伤口会持续渗血,可能呈点滴状或渗漏状,需按压止血并消毒。
- 皮肤反应:包括红肿、瘙痒、皮疹或风团,因水蛭唾液引发过敏反应或炎症。
- 疼痛或灼热感:初期可能无明显疼痛,但吸血后伤口周围可能出现刺痛或钝痛。
罕见但需警惕的情况
若水蛭钻入鼻腔、尿道等部位,可能引发鼻出血、尿痛或阴道出血,需及时就医。
紧急处理建议
- 避免拉扯:强行拉扯易导致水蛭残留或吸盘断裂,加重感染风险。
- 驱赶方法:用盐、醋、酒精或拍打叮咬部位使其脱落。
- 止血消毒:按压止血后,用清水冲洗伤口并涂抹碘伏等消毒剂。
- 就医指征:若出血不止、出现发热或全身不适,需尽快就诊。
预防措施
避免在草地、溪流边裸露腿部,穿长裤并使用驱蚊剂;不随意饮用或冲洗面部生水。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