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其治疗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理方法和治疗措施:
治疗措施
-
机械通气:
- 目的:通过人工呼吸机提供正压通气来支持患者呼吸,改善通气和组织缺氧。
- 指征:若吸入氧浓度>50%,而PaO2<8kPa(6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则为使用机械通气的绝对指征\cite{web_10}。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 目的:减少机械通气对肺部的损伤,包括使用小潮气量、低气道压和适当的呼气末正压(PEEP)。
-
液体管理:
- 目的: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肺水肿加重。通常建议保持轻度负平衡(-1000至-500ml),早期尽量给予晶体液。
-
抗凝治疗:
- 目的:预防血栓形成,防止进一步的肺部损伤。常作为辅助手段,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如肝素或依诺肝素。
-
糖皮质激素治疗:
- 目的:抑制免疫应答,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水肿。可用于缓解由感染性休克引起的免疫过度激活状态所诱发的ARDS。
-
体外膜氧合(ECMO):
- 目的: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提供额外的氧合和二氧化碳清除支持。
护理措施
-
氧疗护理:
- 目的:根据患者基础疾病,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缺氧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给氧方法和吸入氧分数,注意患者氧疗效果,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或浓度。
-
呼吸机感染护理:
- 目的:严格手卫生,减少探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观察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细菌下延至气道。
-
用药护理:
- 目的:遵医嘱服药,用药后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定期检查口腔有无感染,并监测血糖变化。
健康宣教
-
饮食管理:
- 建议:患者应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过饱。不能进食的患者可给予鼻饲流质饮食,对消化道出血者可进行肠外营养。
- 禁忌:忌烟、酒、咖啡、可可。忌辛辣、燥热动血的食物。忌霉变、油煎、肥腻食物。
-
呼吸道管理:
- 建议:家属应鼓励患者多饮水,用力咳痰,咳嗽无力者定时协助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对昏迷患者可机械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
-
心理支持:
- 建议:患者因呼吸困难、预感病情危重、可危及生命,常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家属应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针对性地安慰、解释,鼓励患者表达不良心理因素。
中医治疗手段
中医治疗通常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辨证论治来调整机体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目的。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
- 中药治疗: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
-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改善肺部功能。
- 推拿按摩:运用手法刺激身体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症状。
- 中药熏蒸:借助中药蒸汽的温热作用和药物作用,促进肺部血液循环,缓解呼吸困难。
- 食疗:选择具有润肺、益气、滋阴等作用的食物。
中医治疗应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切勿自行用药或治疗。
以上是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见调理方法和治疗措施,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