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原则
-
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饮食
患儿因长期营养消耗,需摄入高于正常需求120%-150%的热量。优先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鸡肉、鱼肉、豆腐、牛奶等。脂肪摄入需适量,可添加中链三酸甘油酯(如椰子油)以促进吸收。 -
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 脂溶性维生素(A、D、E、K):因吸收障碍需长期补充,尤其是维生素K对凝血功能至关重要。
- 氯化钠:每日饮食中需额外加盐,补充因多汗、腹泻丢失的钠。
-
单糖与碳水化合物
选择易吸收的糖类(如葡萄糖、蔗糖),避免含淀粉的食物,以减少腹胀。
二、推荐食物
-
高蛋白食物
- 鸡蛋、瘦肉、鱼类(如三文鱼、鳕鱼)。
- 植物蛋白来源:豆制品、坚果(如杏仁、核桃)。
-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 维生素A:胡萝卜、南瓜、菠菜。
- 维生素E:花生、芝麻、葵花籽。
- 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需注意部分患儿可能对酸性食物敏感)。
-
电解质补充
- 多喝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夏季或活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
三、需避免的食物
- 高脂肪、高淀粉食物:如油炸食品、精制米面,可能加重消化不良。
- 乳制品:部分患儿存在乳糖不耐受,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四、辅助治疗与注意事项
-
胰酶替代治疗
口服胰酶制剂(如多酶片、胰酶肠溶片)帮助消化脂肪和蛋白质,需按医嘱精确计算剂量。 -
监测与调整
- 定期评估体重、身高及营养指标,调整饮食方案。
- 若出现脂肪泻、体重增长缓慢,需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如胰腺炎、肝病)。
总结
小儿囊性纤维性变的饮食需个体化制定,核心是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补充电解质及维生素,同时结合胰酶治疗以改善消化吸收。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调整饮食,并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